主线科技成立于2017年3月,同年获得讯飞创投的天使轮融资;2018年10月获得A轮融资,由蔚来资本和普洛斯隐山资本联合领投、钟鼎资本跟投,融资金额未透露;2019年9月完成由博世集团(Bosch Group)风险投资部(RBVC)和普洛斯旗下隐山资本投资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未透露。

 

该公司是一家聚焦L4级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初创企业,主要面向港口物流枢纽与高速干线物流场景提供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与运输服务。

 

具体来看,主线科技研发的是覆盖封闭、半封闭和城区的全场景智能物流系统,以自动驾驶技术赋能港口枢纽、高速干线、物流园区和城区配送等多样化物流场景。

 

主线科技表示,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策略。在第一阶段,主线科技致力于实现港口等封闭低速物流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运。

 

资料显示,截止今年十月,主线科技已累计向国内港口客户交付超百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主线科技CEO张天雷告诉36氪:“在天津港,我们已经实现了全无人驾驶,不需要司机也不需要安全员在车上进行监管。”

 

第二阶段,主线科技将实现干线物流等半封闭高速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目前主线已投入数十辆自动驾驶卡车,并与京东物流、德邦快递、福佑卡车、申通快递等企业开展真实场景下的常态化运营,累计运输里程已突破120万公里。在干线物流运输场景中,主线科技的自动驾驶系统Trunk Master可以让1名司机完成原本需要2名司机才能完成的驾驶工作。

 

第三阶段,则是在封闭与半封闭场景的海量数据积累之上,主线科技将不断迭代升级自动驾驶系统,最终实现覆盖城市货运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营。

 

当下主线科技还处于第二阶段。在新一轮资本加持下,主线科技表示将加速新一代自动驾驶卡车研发与量产,进一步推动干线物流自动驾驶运营业务落地及港口自动驾驶市场拓展。

 

但自动驾驶卡车的全场景、规模量产落地并非一家企业能够完成。主线科技也告诉36氪,自动驾驶卡车的规模量产需要与产业链的协同配合,当前卡车量产的挑战主要在于车规级可量产的传感器、商用车线控底盘等硬件还不够成熟。同时也需要海量常态化的真实场景测试,尽可能地排除长尾问题,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百万公里级的稳定性、可靠性。

 

针对这些问题,主线科技也在积极布局产业生态,与合作伙伴联合推动自动驾驶卡车规模量产。据了解,此前主线科技在传感器方面与禾赛科技、Velodyne达成战略合作;在线控底盘方面也得到了股东博世以及采埃孚的支持。此外,主线科技还与国产芯片公司地平线达成合作,采用地平线车规级量产芯片研发可适配多种商用车的L4级自动驾驶域控器。

 

张天雷表示:未来五年,主线科技将通过自动驾驶卡车量产与规模化落地,逐步覆盖全国数百个物流枢纽和数千条物流运输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