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部分人一样,李德林什么也没准备,就开始了创业;

和大部分人不一样,李德林在财经媒体行业深耕,有着绝对的专业和坚持。

李德林,万有新媒创始人,著名财经作家,主持人,原《证券市场周刊》编委、主编助理。“《南方周末》致敬2008年度经济报道”、“影响中国华语传媒盛典年度经济报道”、“中国资本市场20周年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等奖获得者。

 

01起源——无心插柳

和大部分人一样,李德林什么也没准备,就开始了创业。

2014年,李德林的《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出版。罗振宇找上李德林,想以这本书作为主题,策划一期“逻辑思维”的节目。罗振宇录节目从来不让外人旁观,正好这期节目内容相对陌生,便让李德林进入现场旁观节目录制。结果,录制现场让李德林感到惊艳

没过几天,黄利明约上李德林喝茶,李德林谈及看罗振宇录制“逻辑思维”的事儿。“你那么能白话,经济方面,咱也可以搞一个”黄利明提议李德林尝试做脱口秀。此时的李德林并没有任何创业的想法,仅仅抱着“试试就试试”的心态,两个传统媒体开始试水新媒体内容创业

互相一提钱的事儿,两人面面相觑。李德林自嘲两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穷人,“我们做调查记者的哪有钱”。好在有个朋友雪中送炭,凑上100万,德林社算是张罗起来了。李德林做大股东,主管内容;黄利明做二股东,但任职上是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02瓶颈——筚路蓝缕

2014年11月3号,第一期节目上线,就遇到了麻烦。彼时还不是短视频井喷的年代,甚至传媒界还没有“短视频”的说法,互联网平台上也都是图文板块,很少有短视频内容。他们去和乐视谈合作,但对方不知道将他们的内容放到哪个栏目。“财经的说,我们财经没视频。视频的说,你们太短了。但是他们又觉得内容挺好玩。”李德林说,他和黄利明正好在新浪财经有个人专栏,但新浪财经没视频,最后他们把视频内容转成了文字版,挂在专栏上,再从后台上传视频。才算解决了内容上线的问题

如何盈利也是一个问题。为了节省支出,办公桌椅都是黄利明去二手市场买的。“花了一二百块钱,请个三轮车拉回来,人家说再加10块钱,给搬到楼上,老黄硬是不要,自己搬,那办公桌陪伴了我们好几年。”

2015年春天,中信证券的董秘给李德林打电话,说想跟德林社谈合作。李德林不敢相信,“我说你别扯了,你们中信证券那么大,我创业都不好意思跟你们说,还谈合作。”最后中信证券接连打了三个电话,李德林才相信,然后谈成了。

除了内容合作,李德林和黄利明还做过行业峰会。最初请嘉宾不给钱,机票钱、酒店钱都厚着脸让嘉宾自己掏,做了两三年之后,李德林跟黄利明都不好意思了。现在,德林社达到了千万级的规模,外地的嘉宾,给订机票、酒店;市里的嘉宾,也有专车接送了。

但李德林依然认为,作为一家传媒公司,德林社的营收规模很难到达一个极大的量级。“那玩意怎么做大?媒体类上市公司有几个做大了?做不了的,天花板很低。”李德林说。

 

03突破——转型科创

2017年到2018年,李德林和黄利明开始筹备德林社的转型。“我跟老黄是做证券新闻出身的,我们有一个情结,想做一个通过技术的方式,来改变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交流的渠道。”

李德林认为,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公平正义的舆论监督提升影响力,然后再去营收。而这种方式很难套用在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李德林希望能够有一个平台,能成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桥接,于是,“尺度”诞生了。

“尺度”诞生之后,李德林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科技公司的创业者,也把公司定位成了科技公司。

之前的逻辑是,一篇文章写好了,发出来,一个视频拍好了,发出来,先生产后消费。现在是边生产边消费,如果有心,社区的聊天内容,也是可以产出一篇主题性的文章。

李德林认为,德林社更偏向媒体属性,而“尺度”的定位更偏向投资社区。区别在于,尺度是做钱袋子,德林社是做脑袋。脑袋大家不在乎,大家在乎的是钱袋子。新闻这个东西,可以跟任何人讨论,没必要有一个特定对象。但是钱这个东西,找谁讨论,它必须是有选择的。

 

04方法——专业坚持

和大部分人不一样,李德林在财经媒体行业深耕,有着绝对的专业和坚持。

李德林坦言:我的转型实际上还是很艰难的,这和我想要挑战不同的角色有关,想要尝试不同的身份。现在大家都提连续创业,在我这没有这个概念,我的原则就是干一件事他就必须要成,无论怎样我都要很好的执行,让一个想法成为现实。

在目前资讯大爆炸的环境,李德林认为,做内容,最重要是专业。“这个专业是有个积累过程的,但是,往往我们现在的人有一个毛病,发一篇文章马上就想在这个圈里成名成腕,我觉得夸张。”

因此,对于自己的团队,李德林始终要求具备专业素养:有了尺度,要做一个全新的事业,我希望不是我怎么样,更希望是有一个如狼似虎的团队有高效的执行力,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快速的推进项目,给更多的人带来美好的未来。

坚持,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李德林认为,正是因为日复一日的坚持,才造就了专业:大家都提连续创业,在我这没有这个概念,我的原则就是干一件事他就必须要成,无论怎样我都要很好的执行,让一个想法成为现实。

 

*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