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润上来讲,宁德时代实现159.31亿元的净利润,大幅超过自主品牌三强,甚至比三家的净利(吉利46亿元、比亚迪30亿元、长城67亿元)加起来还要多,可谓以一敌三。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近82亿元,刷新单季度业绩历史新高。
新能源车行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迅速提升,一度出现“电池荒”的局面。根据韩国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第一,2021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2.6%。
凭借国内超过50%,全球超过30%的市场份额,2021年成为宁德时代最赚钱的一年并不意外。
但是相比于宁德时代的业绩“爆表”,车企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的窘境。
比如,既生产电池又造车的比亚迪,2000亿的营收仅带来了30.45亿元的净利润,还不如“宁王”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像北汽蓝谷、蔚来、小鹏、理想去年依然处于亏损的状态。由于研发费用投入大、芯片以及电池等零部件涨价,新能源车企在2021年的忙碌中赚了个寂寞。
就这样,扩产扩能、加大技术投入、布局矿产终端、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市值飙升,多重因素交织下,逐渐坐实了宁德时代的“宁王”称号。
但是,受到上游原材料的限制,特别是2021年锂矿资源紧张,锂材料价格上涨。其中,碳酸锂产品上涨凶猛,2021年年初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刚刚突破5万元/吨,到今年年初,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已经涨至每吨近30万元,3月份更是突破50万元/吨的关口,一年多暴涨十倍。
这也反应到宁德时代的财报里,根据2021年财报显示,宁德时代来自上游原材料的营业成本飙升至778.7亿元,与2020年相比,其成本提升了202.5%。
这也是市场对宁德时代近期的担忧,虽然向下游转移成本上涨的压力是很正确的选项,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是坐稳王座的宁德时代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对车企保持强硬的姿态。
这么多资源投入进去,宁德时代主要有哪些研发方向?财报中提到了4个主要项目:AB电池系统,第三代CTP技术,无热扩散技术,钠离子电池。
这样新的电池具有磷酸铁锂安全性高、成本低、低温性能好的特点,又利用三元锂电芯避免了磷酸铁锂电量测不准的问题。
三元铁锂电池包发布后,蔚来将其电池流通体系中新上线的电池包从原来的70度三元锂电池替换成了75度三元铁锂电池。今年一季度的财报会上,蔚来点名「三元铁锂电池包」带来了直接的成本优化和毛利提升。
第三代CTP技术,在内部又叫做麒麟电池。据说麒麟电池的原计划是在4月发布。
根据宁德时代披露的信息显示,第三代CTP技术适用磷酸铁锂、三元电池,涵盖乘用车、商用车领域。采用磷酸铁锂时,其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60Wh/kg;采用三元体系时,系统能量密度可以做到250Wh/kg。在相同电芯化学体系和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比4680电芯的电池系统能多装13%电量。
关于无热扩散技术,目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国标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是电池系统设计的最低要求。宁德时代瞄准的目标是永不发生热扩散。
至于钠离子电池,是面向未来的长期储备。
2020年,广汽埃安将主要供应商由宁德时代切换为中创新航,小鹏汽车也增加了中创新航为动力电池供应商,并削减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
今年初,蔚来、理想、小鹏、广汽、上汽等多家车企联合投资欣旺达,这轮出资金额12亿元,占股19.55%。也有市场消息称,蔚来汽车与小米汽车拟采用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尤其智能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更加向头部车企集中。对供应商来说,时下重要的策略是能抓住那些可能成为头部的关键车企。
宁德时代也在主动出击,拓展其在造车领域的介入深度:
2020年,宁德时代参投蔚来汽车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武汉蔚能,目前其持股10.912%,位列并列的第三大股东。
2021年11月,宁德时代与哪吒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并官宣将参与后者的D2轮融资。
上月,阿维塔科技完成首轮战略融资交割,宁德时代以23.99%的持股比例,成为阿维塔科技的第二大股东。
这样一来,宁德时代在高端和平价的智能电动车上都有布局。
在电池流通领域,除了投资蔚能外,宁德时代在今年还发布自有的换电服务EVOGO。
EVOGO采用巧克力换电块的方式,支持车辆1块、2块、多块的布局以适配更多的纯电车型。目前其主要支持的车型是主要面向网约车场景设计的一汽奔腾NAT。
无论是换电,还是投资汽车品牌,宁德时代已经逐渐不是站在车企背后的powered by CATL。换电品牌与汽车品牌,将使宁德时代拥有更多的用户触点。
与此同时,直接深度参与汽车品牌,也将加速宁德时代新技术上车的过程。以阿维塔为例,长安、宁德时代和华为都将各自拿出最好的技术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宁德时代在电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未来我们可能在阿维塔上率先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