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年货和春晚一般,Apple Event 也和例行节目一样从量大管饱到稍有爆点一路到了如今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今年却多少有一些反常规的表现,在 iPhone 的一些核心体验上进行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改善——不做减法的数字系列和做加法的 Pro 系列,这一串的元素叠加让我看着手里的 iPhone 13 Pro Max 愈发的面目可憎,再加上之前多少有的一系列Apple周边产品,便促成了这台 iPhone 15 Pro 的出现。

既然要讲周边配位,那必然要从其服务核心 iPhone 15 Pro 下手。

说到 iPhone,则要从外观设计开始。

自从 iPhone 迈入以 11 系列为锚点后的第二个全面屏时代,外观整体设计语言便呈现出了家族化的传承。而在进入以 12 Pro 为起点的垂直边框设计语言的次世代后,Pro 系列的设计语言则基本定型:垂直中框,三颗大致按照等边三角形顶点排列的镜头堆叠在左上角的圆角矩形亮面玻璃背板上,并以类火山口的设计流畅衔接到 AG 磨砂处理的冷雕玻璃后盖上。

定型之后,年复一年仅有少量的改动和优化以适应不断迭代的镜头模组来达到统一和谐度的目的。早在一篇个人的设计备忘录中就曾浅浅提到 Apple 为了保持整个模组的视觉重心「刻意的」调大了超广角镜头的装饰环来达到视觉平衡,增强模组观感的舒适性。当然这种微调的设计逻辑最终抵挡不住硬件升级的洪水猛兽,在引入 48MP 镜组的节点之后其设计思路仍刚刚保持了镜组的和谐性,但在整个后盖设计上呈现的却相对灾难化:模组真的太大了且越过了机身中线,深色机身可能还好但浅色却有一种极为强烈的头重脚轻的不适感。

除开每年的设计微调以外,今年的重点则是放在了中框材质升级上。沿用三代的手术级抛光不锈钢中框就此消失,换来的是拉丝处理的航空级钛合金,抛开奢品逻辑的手机设计外,这在常规消费级市场上几乎还是第一次。当然对于材质更换在设计语言的高级感呈现上众人各执一词,但无法忽略的是钛合金中框带来的整机重量上的显著减轻,基于其材料特性 iPhone 15 Pro 在保证了其整机结构强度的同时从过往的 200g+ 重量减到了 188g,可谓是颠覆性的,配合上 6.1 英寸的小尺寸机身,握在手上颇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

观览过后盖和侧面后,翻至正面,即可看到四边等宽的屏幕以及仅迭代过一次的新的交互逻辑:灵动岛。

对于从 iPhone 14 Pro 系列升级来的用户,这块屏幕的整体观感恐怕并不陌生。而对于我个人从 13Pro Max 升级而来,这块屏幕的新鲜感还是很足的。

先从熟悉的地方下手,屏幕形态上依旧是 iPhone 进入全面屏时代后的三边等宽,但取消刘海改为灵动岛后唯一不等宽的边也等宽了,再配合上每年一点点封装工艺的进步,今年的 15 Pro 终于真的可以称之为「四边等窄」,忽略顶部随时在蠕动的药丸外观感可谓是极其出色。对于个人而言另一大更新点则是 Apple 式的 AOD「全天候显示」,与其他手机仅显示必要的时间日期和通知的 AOD 逻辑不同,iPhone 的 AOD 逻辑则更为激进:将整个锁屏界面沉浸化作为 AOD 使用,抹除掉状态栏和快捷组件等杂乱的元素,配合手机壁纸创造了一个更为纯净的显示环境。整个界面的显示逻辑也十分合理:日期时间与最多四个锁屏小组件,通知和导航条,配合数量可观的锁屏小组件搭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丰富度和可获取性。

当然推了多年了的自适应刷新技术 ProMotion 也没有缺席,可实现 1~120Hz 实时变速高刷,虽然个人对刷新率并不是很敏感但 Apple 确实让我感受到了 ProMotion 其魅力:「掉帧」。得益于其变速刷新,快速滚动界面时末端的减慢动画为分段刷新,但刷新率的衔接各个 app 的表现不尽相同,有些的减慢动画丝滑流畅,而有些则充满了卡顿回弹;且不仅仅是 app 内,系统的一部分动画也会出现相关问题,通知弹窗为之一,下滑通知中心为之二。

如果说隔壁 Android 与其类似物阵营的高刷逻辑为梳头发时 90% 的爽到飞起与 10% 的卡顿毛刺,那 iOS 的 ProMotion 则更像是卫生间抽取吸水纸擦手时 99% 大力下拽纸张不断和 1% 只拽下来了纸的两边,前者顶多是刺痛一下一笑了之后者则是更为绵延不绝的焦躁与还得再划一次的无奈。

除此之外便是屏幕顶端完全无法让人忽略的随时在动的挖孔:灵动岛。去年在 14Pro 系列发布之后个人做了一些无机之谈,而今年真正亲自上手后则是更为证实了个人对于灵动岛交互的推测,并也稍微体验到了一些新的东西。

而这个岛,既是 Apple 对于屏幕形态的迥异思考,也是妥协的产物。

全面屏形态发展到今天,各家厂商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将屏幕上的开孔小型化甚至隐藏掉,来最大程度的避免视觉干扰,保证屏幕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但是,因为 Apple 对于安全性近乎变态的坚持与偏执,多年来一直推行 Face ID 的使用,而 Face ID 的组件又是难以小型化甚至完全隐藏,现阶段的胶囊状挖孔也比上一代的短刘海缩小了 31% 的面积,但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事已至此,不如换个方向来思考:既然完全做不到隐藏而且肯定会造成视觉干扰,那就把干扰的效果利用起来——塞信息进去,做有趣的交互来尽最大努力吸引用户的注意,让用户意识到/自我说服这是「有用的」挖孔,比起刘海这种更为纯粹的摆设而言,这种做法起码带着一点人机沟通的趣味性。

至于 Apple 说这是只有 Apple 才能做出来的软硬件交互,我想这应该是没有非议的,因为相比于其他的香肠孔制造者,他们起码真的努力来让这块挖槽在人机交互上「看起来」有用了。

新东西则是灵动岛上体现的通知层级和优先度。

与一般通知提示不同,能够上岛的通知更注重时间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且是需要高频率去关注的信息,其构成很类似于实况信息但得到了大幅度精简,这一类通知往往会有一个明确的开始节点和较为精确的可以预测到的结束节点,换言之更为高频和强调当前状态,诸如导航路线/音乐进度等更关注短期内的时间变化和强调时效性的通知就很能体现这些元素,前者则为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到达点,后者则有明显的进度。

可能也有人会问,社交软件的提示也很高频和注重时效性,那为什么没有上岛?这则是因为通知的开始节点是无法预测的且没有预期的结束时间,它的结束时间可能是弹窗出现你看到信息的那一刻,也有可能是你两小时后拿起手机才会看到,没有很强的可控性,故很难上岛。

就算抛开时效性和频率不谈,灵动岛局促的空间哪怕是在展开到设计纲要所能允许的最大现实面积对于通知提醒也是不够的,而灵动岛要在根本上所实现的功能就是高频强时效性通知本身,故其 UI 设计多为可读性和引导性更强的点线面与图形,文字则尽可能的少来达到简明有力的显示状态这一目的。

但无法忽略的是针对于 15 Pro 这种小尺寸机身而言,工作中的岛会侵占一部分状态栏的显示信息,而状态栏内诸如网络情况等信息也同时构成了强时效性和需要高度关注信息的一环,这种信息间冲突也是设计上妥协的一环,所以灵动岛也有可以让这类信息缩回去的交互,也算是权衡了。

但是,假如你像我一样在听音乐的时候同时打开了个人热点并尝试让岛缩回去,就会发现一些异样的地方:音乐缩了回去但是个人热点没有。这就引出了灵动岛在状态层级上的考量,即系统状态优先级高于实况通知,这一点在 Action Button 触发预设动作时尤其明显,因为用户在这个时间节点调用了系统功能,所以状态是会被优先展示的。但这又会引出一个十分容易被人忽略的点:在岛上显示的隐私权限调用指示器,不起眼的黄色/绿色小点。这个指示器也是系统层级的状态指示,但有其他系统状态在岛上显示时,这个点就会被挤占掉,故系统状态显示也是有层级区分的。

无独有偶,华为等厂商也做出了实况窗等注重 Time-Sensitive 的提示胶囊,而在刚刚曝光的荣耀 Magic 6 系列上也实现了功能的类似物 Magic Capsule,这也算是变相证明了 Apple 在交互上做的设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看完了外在接着来审视内在。

后疫情时代带来的人际沟通交流之间的冲击也促使各个手机厂商进行通讯手段的变革,Apple 也不例外,在如何重建人与人面对面沟通的重要课题上交出了自己的解答。在 iOS 16 上引入了改善的网络实时通讯手段后,iOS 17 则回归到线下交流的原点,带来一系列有趣味且复古的交互。

自中最有趣味性的便是 AirDrop 近场通讯录分享,设定好联系人名片后仅需要将两部 iPhone 顶部交叠,即可交换名片了,颇有一种日本早期的手机上搭载的基于红外线的联系人分享的社交手段,并基于内部搭载的 UWB 芯片可以实现手机顶部重叠即可共享照片、SharePlay 音乐分享等诸多功能,极大地丰富了线下社交的娱乐属性和便利性。Good old days, right?

增强了线下社交的趣味性同时,也没有忘记为线上人与人之间沟通添加一些便利——前提是你是 iMessage 和 FaceTime 的用户。在我搜罗了一帮子用 iPhone 的好朋友后我的 iMessage 使用频率也在逐步上升,相比于微信 QQ 等超级 app 各种乱七八糟不知所谓的功能搞得人眼花缭乱,iMessage 更单纯,但也更简陋,比如这一版 iOS 才加入的语音转文字功能,再比如到现在都没有的短信和联系人聊天的区分筛选,这些早就被社交大厂玩透的功能Apple才刚开始补全,也是有一段距离要走的。

另一项比较有趣的功能则是 Apple 设备多终端带来的连续互通,不仅仅停留在 Handoff 和 AirPlay,现在的 iPhone 也可以作为 Mac 的外接前置摄像头使用,只不过没有支架的话使用起来会相当奇怪。

除开系统内部的翻新,硬件上的改动引入的新功能也是比较有趣且实用的。

iPhone 15 Pro 彻底抹除掉了静音拨杆的存在,转而采用了一颗新的实体按键 Action Button,由此带来的自定义交互。Action Button 可以通过长按来实现包括静音、勿扰、开起相机在内的 7 种快捷功能,更可以借由 Shortcuts 来实现更丰富的操作,我个人则是设置成了启动相机并作为快门键来使用,虽然这个快门键的位置在左下方并且需要用拇指去按,但多少也是多了一点手感。很令人惋惜的是 Action Button 目前有且仅有长按这一触发操作,不能通过双击或者三击实现更丰富的指令控制,虽颇有扒掉老罗底裤的范儿,但这次连一半都没有扒下来。

接下来就是很无聊的性能部分了,相信各位朋友也多少去看了 A17 Pro 的性能分析测试,各位自有定夺,至于 3A 游戏是否真的能跑,还是需要看实际的疗效。

基于个人日用体感而言,唯二明显感知的便是续航和发热,前者是因为 13 Pro Max 换到 15 Pro 后的落差感,但实际续航以个人使用习惯七小时剩余 20% 左右,基于这个尺寸而言已是相当不错了;而后者则是真的很不爽,开相机发热能理解打游戏发热也可以理解但是我回个消息也有几率出现莫名其妙的发热,其功耗和性能调度令人堪忧。

但是借由 3A 游戏入驻 iPhone 平台这一事件,还是有一些个人看法不吐不快。现阶段的争论点多停留于 A17 Pro 这个硬件平台能不能上 3A 这一问题,依个人愚见,这种争论太过于初级。当声明 iPhone 将适配一系列 3A 游戏这个信标建立后,讨论能不能无疑是围着信标吵架,没有想过这个信标下方埋藏着什么值得深挖的信息。

那么我们回到 3A 游戏定义的原点,即什么是 3A:高成本的精心制作,大体量的游玩空间,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共同交出的一个如梦似幻的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而手机平台适配 3A 意味着什么?不是「手机可以游玩 3A 游戏」,而是「手机平台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 3A 游戏」。

回想当年手机游戏百花齐放的时代,《英雄连》、《现代战争》系列、《N.O.V.A.》系列、《无尽之剑》系列等精品层出不穷,令无数玩家哪怕是面对小小的 4 英寸屏幕也能沉浸在开发者们创造的广阔天地之中,成为特种兵、特工、地狱伞兵、剑士在另一个世界驰骋,见证一段自己参与的故事。

但时过境迁,无法阻挡的逐利思维造就了现在的大部分游戏:披着不同外衣但内核极近相似的空洞苍白制品,每当打开手机想要玩点什么的时候不得不一声悲叹没有可以玩的。3A 游戏登陆手机平台并不是什么幼稚的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一条打破枷锁向前探进(也有可能是考古挖坟)的途径,一则号召,一则宣言:「手机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 3A 作品」。而 Apple 向来不缺乏号召力。

接下来看一下宣发上特别唬人的全新的七镜头相机模组:重新设计的 Pro Camera System。

和进行大刀阔斧改型加入了新的 120mm 折射镜长焦镜头的 Pro Max 不同,15 Pro 依旧是 13mm、24mm、77mm三板斧,但是在 24mm 的广角上下了一番心思,实现了更加细分的主摄焦段控制,将一颗 24mm 镜头通过不同的超分算法拆分成了 24mm、28mm、35mm 和 48mm 四个焦段,其成像素质也十分优秀,这便是唬人的七镜头模组中的四个镜头,至于为什么相机界面只显示了六个焦段……恐怕是将 120mm 一并合并进去来计算的吧。1

题外话,15 Pro 的 77mm 在白天光线较为良好的情况下手动裁切至 120mm 其成像素质与 15 Pro Max 的原生 120mm 折叠镜并无显著差异并且可以明显感受到成像有算法的加持,而夜景表现下长角的调用十分不积极,成片多为 24mm 广角端裁切,经不起细看。

硬件算法端增强的同时,在后期处理方面 Apple 也是带来了信息量更大的 ProRAW Max 和 HEIF Max,得益于 48MP 的广角端,前者可提供最高 48MP 的 RAW,而后者也可以提供高达 48MP 高精细度的 HEIF 直出,同时也带来了单张照片体积的指数级增长,ProRAW Max 状态下在特定场景中单张照片可达到 100MB 的大小,着实恐怖。

另外全新推出的 Photonic Engine 也大幅度减化了人像拍摄的难度,不需要调整到人像模式,在取景框中出现人脸便可检测并套用人像的算法和景深虚化计算,但代价则是无法如同在人像模式界面一样直观的预览不同大小的虚拟光圈和打光带来的变化,只能去后期进一步的调整。

除开摄像方面的大提升,这代 iPhone 也引入了更为强悍的 ProRes 以及 Log 和外录支持。

只要插入相应的 Type-C 硬盘,抑或是转接线,就可录制更高规格的 4K 60FPS 的 ProRes RAW,并支持热插拔,录制完一拔硬盘就可以插入电脑进行剪辑,方便快捷。

此外,与 ACES 的合作也带来了 iPhone 端视频录制的 Log 支持,录制后可以极为方便的导入 DaVinci Resolve 或者 Final Cut Pro 进行色彩还原,或者依照自己的色彩理解随意发挥。

当然现阶段的相机暴露出来的一些缺憾不容小觑。

虽定位为专业相机系统,但专业影像控制手段和用户自定义的能力依旧缺位。现阶段的 iPhone 依旧没有办法自如地控制对焦点和精准控制曝光,只能依靠在取景框里手动点击对焦框拖动进光控制滑条进行调整,更不要提 iOS 17 才加入的水平仪了。相机界面也不能快速调节各种摄制格式,无法快捷地从 ProRAW Max 切换到 HEIF Max2,抑或是从 PreRes HDR 切换到 ProRes Log,这些操作必须从设置里进行更改,在工作流的运用中无疑是增加了垃圾时间。

今年 Pro 系列新加入的 Action Button 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启动相机有一定概率会触发调用镜头失败的 bug,表现为取景框界面模糊甚至是黑屏。在短短的 14 天内我遇到这个问题已经高达 11 次,更是让我错过了很多值得抓拍的决定性瞬间,不可不为之恼火。

iPhone 15 Pro 不仅仅在内部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功能翻新与补强,同时实现了更强的生态兼容性以及多设备匹配能力——Type-C。

以前的 iPhone 更像是被 Lightning 所封锁的一座堡垒,而今年欧盟砸破这堵高墙后以往其他手机上早已体验到的功能终于来到了 iPhone 上,不仅仅是少带一根线那么简单,诸如有线投屏、反向有线充电以及上文相机实现素材外录等功能不仅让普通用户也让专业用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体验。而且基于 Apple 对于周边生态建立的强而有力的号召性,未来也可以预料到有更多基于 Type-C 的玩法和配件将在 iPhone 上实现。

以接口的更换为引申,指引向更广阔的且更符合 Apple 软实力表现的生态配位环境,而生态配位则是多方面共同配合的。

Apple 产品体系内的多设备配合交互的软生态则是其看家本领和拿手好戏。和其它以手机为核心的多设备互联体系不同,Apple 各设备间的互联阶层是平级的,其设备都接入同一 iCloud 下,进而实现非 UI 的、系统层级的设备整合。而作为 Mac 的多年用户,iPhone 与 Mac 之间的接续性是生态内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新到 macOS Sonoma 后,Mac 端可以共享 iPhone 端的组件以及老生常谈的 Handoff。iPhone 端处理的工作,Mac 端接力完成,这一侧放下另一侧拿起,不需要碰一碰点一点等额外的确认操作,多端无缝流转,简单到甚至有点白痴。

而引入新配件的操作也是可以足够无感的。如 AirPods Pro 等体系内配件产品,在 iPhone 端配对注册后,不需要执行再次配对的操作即可在 Mac 端开盖即用。多设备接续能力也同样优秀,Mac 端 iPhone 端双端链接随意切换,也可摘下耳机通过 AirPlay 将 Mac 转化为一台带屏幕的音响,保姆级的设置引导,傻瓜式的操作难度,一设备匹配多的终端共享,共同创造了 Apple 生态内撒手锏级的无感无缝衔接体验,谓之生态护城河。

而在 iPhone 12 系列推出后不断扩张的基于 MagSafe 的无限扩展能力实现的硬生态则是一座开放的大湖。

MagSafe 的低上手难度为其一。只需要将卡包、电池、支架、Pop Socket 等往手机背部一吸即可使用,这带来了周边配件的极高可用度和匹配度。

使用上的鼓励为其二。自从 MagSafe 推出后,Apple 在其周边配件上设立了一系列奖杯机制,这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官方 MagSafe 手机壳在扣入手机后所展示的对应色彩的圆圈,以及 MagSafe 充电产品展示的唤醒充电动画。

在 iOS 16 引入的 Standby Mode 更是将 MagSafe 充电时闲置的显示功能利用了起来,虽也有老罗的遗产的嫌疑3,但多种小组件组合与不同相册甚至不同时钟的组合下提供了新的屏幕利用的设想。

循规蹈矩环境下的一部分自我表达为其三。不同的配件可以在一众同质化的 iPhone 中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在我个人购买了 AirPods Pro 后望向大街一众带着同款耳机用着 iPhone 的各色人群,内心的感性认识不断地在反复吞吐着模式化,同一化,丧失个性等思想,最终我也加入了这整齐划一的无聊大军。而形形色色的 MagSafe 配件体系在功能和色彩上都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不同型号和附加功能的卡包,奇形怪状的手机支架和指环,都是属于模式化的 iPhone 的用户中在框架中一点对于自我表达的呐喊。

周边配件的强硬号召力与配件生态的多样性为其四。在 MagSafe 推出的当下节点一众手机配件厂便推出了数量众多的配件,但当时的产品多为以手机壳为大头的单一同质化产品。时光荏苒,不同往日,MagSafe 配件体系在不断壮大和丰富,从圆饼无线充到充电支架,各色支架到三脚架,更有非官方合作厂商诸如影视飓风或 PGYTECH 通过自己的专业理解推出了 SnapFilter 与磁吸云台卡槽等更专业化的 MagSafe 配件,极大扩充了 MagSafe 产品的多元化和专业发展以适应不同使用情景。

可持续性的传家宝设计手段为其五。自从 MagSafe 出现伊始,其强大的通用性可以使得除手机壳等同一配件可以传递包括不同机型在内的好几代产品,这也得益于 iPhone 的家族化设计语言,使得这种在隔壁阵营多数厂商每代一设计的看似不可能的通用能力成为可能。

回顾开头所说 Apple Event 如同春晚一般称为每年例行的公式并且内容也愈发的味同嚼蜡,其产品也不可避免的滑落到这一深渊中,虽这代 iPhone 整体改动不大,多在感知到的体验方面动刀,但用户也开始逐渐对每年依旧是小修小补无聊的新一代 iPhone 产生疲劳,这是属于科技产品的,每年都在轮回的七年之痒。

首先不能放过的自然是老生常谈的交互。侧滑返回等已经被说烂了的不必再提,但 Notification Centre 下滑居然有搜索这种设计我又怎么会知道了?甚至在引入 Action Button 后一个相机居然有锁屏界面左滑、锁屏界面长按相机图标和 Action Button 直接调用三种逻辑交互,但事到如今 iOS 相机依旧没有音量键变焦这一功能,哪怕是水平仪也才是刚刚加上。

这种混乱不仅出现在老功能上,在引入的新功能上也存在了不少的问题。诸如 Standby Mode 会出现开启 Widgets 进入相关 app 界面后再退出会出现掉状态栏的 bug,相机启动失败的 bug 等等,而不明所以的动画带来的引导性降低则更是严重。先抛开设置 Action Button 界面的 UI 设计风格整体与上一级菜单没有和谐度,其展示的手机侧过来的动画更是让人一头雾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这也是 Apple 诸多操作系统的本源性问题。一旦跨越跨越 Apple 划定的用户功能限制的门槛后,诸多功能学习成本陡然上升,诸如 Shortcuts 中类程序员思维的设置逻辑、Accessibility 中庞杂且难以理解的菜单描述等等,加之虽然 iOS 想做到一切设置都在系统设置中解决,但有诸多 app 依旧需要在 app 内快捷设置的需求造成的逻辑冲突等等,无不意外地增加了用户想要深入学习 iOS 的困难度,你总不能让每个人都去看开发者文档吧?

虽每一代的小修小补让短周期换机的用户感觉无聊透顶,但回顾历代发展或者跨代升级,每一代小功能积累的量变足以产生质变。在 Xs 时没有人能预料到三摄的出现,而在 12Pro 系列是也没人能想到以后有 AOD 和灵动岛,虽这些功能看似脱离大部队依旧,但 Apple 仍有自己的步伐,并能在自己的产品圈层中找到最平衡的解答。

可悲的是我不免感叹 Apple 已经不是当年的 Apple 了,早年间所推崇的人机交互和人文关怀在一年年的换代中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的办事效率和成本更低的行事逻辑,共同造就了这部「存有人文温度的冰冷效率机器」——这就是我对现在的 iPhone 下的定义,它高效,易用,但冰冷,抹灭个性,过分循规蹈矩的思维令我不免厌烦,但没办法,规矩是必需品。

本篇来自微信公众号“少数派公众号”,

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