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改变世界很难,其实我们的语言就能改变世界。
昨天俞敏洪和董宇辉一起上了直播,老俞说的一句话让我也很不是滋味,他说:“在我记忆里,还没有这么多人骂过我的时候。”
从小作文事件开始,网上就有很多人猜测俞敏洪是“做局”。我也是第一次在社交媒体评论区看到铺天盖地的骂他的言论。
为什么会有铺天盖地的恶意揣测?
其实这种恶意揣测一点也不新鲜,有一个专门的单词用来形容类似事件,叫做“阴谋论”(conspiracy theory)。
01 “内幕消息”
每当有大事发生,就一定会有阴谋论。而现在,随媒体的兴起,阴谋论的观点可以更快、更广地传播。
举几个例子,中世纪时期爆发的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大瘟疫,造成欧洲60%的人口丧生。
由于恐惧和无知,人们开始寻找替罪羊。
人们发现犹太人有着较低的感染率,于是犹太人被阴谋论认定为传播瘟疫的人。最后导致了针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和杀戮。
但是其实真实原因是,犹太人有着更严格的卫生习惯。
犹太人很早就有公共卫生的观念,公共卫生向来做得很好,因为有拉比、犹太医生在教育他们。
犹太人遵循可食法,在用水、烹饪和食物的选择和储存上都很严谨,甚至连肥皂都要遵守可食法来制造。
还有一个著名的“阴谋论”案例,是关于9·11事件的揣测。
在恐怖组织袭击发生之后,有人提出这是布什政府自导自演的,目的是为了为后来对中东地区发动的战争找借口。
不少学者还分析,撞击世贸大楼的飞机,燃油不足三十吨,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使大楼的钢架结构达到轰然倒塌所必备的融化温度。他们认为是美国政府自己埋藏了炸药,炸毁了世贸大楼。
人们很自然的把这些事件关联起来,然后得出了一个阴谋论的结论。
02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阴谋论
为什么这些阴谋论能让那么多人信以为真,甚至不惜伤害他人也要去维护它们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人脑天生就是个「模式识别」的高手。这在古代是为了生存,看到草丛动一动,大脑立刻会告诉你那可能是只猛。
但在代社会,这种能时会让我们看到两点就连线,构建出完整的“阴谋图案”。科学上称这为「模式识别偏误」。
其次,我们的大脑还有所谓的「确认偏误」,意思就是人们倾向于只注意和相信那些符合自己内心想法的信息。
就像“孕妇效应”——当你怀孕了,你就更容易发现孕妇;当你开了电动车,就更容易看到大街上的电动车;你拎了一个奢侈品包包,就容易发现满大街都是奢侈品包包。
如果你相信了某个阴谋论,那么你的大脑就会自动筛选出所有能够支持这个阴谋论的证据,忽略掉反对的声音。
第三,在掌控感缺失的环境下,人们天然有着对安全感的需求。
当人们感到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时,他们会希望找到能够解释这些不确定性的理由。阴谋论,恰好提供了这样的理由。
它告诉人们,这些不确定性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人有意为之。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够将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者某群人身上,从而获得掌控感和安全感。
03 如何破除阴谋论
那么,我们该如何破除阴谋论的迷雾,不要越陷越深呢?
1.提高认知,培养批判性思维,养成思考的习惯。
在听到一个信息的时候,学会问“这个信息的来源是哪里?”“有没有其他更简单的解释?”“传播这个信息的人,是什么立场?“
2.培养好的信息素养,学会从多角度获取信息。
这一点在算法掌控一切的时代,需要我们有意识的主动寻求真相。
因为当你在刷短视频、刷文章的时候,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算法会根据你已经看过的内容,以及和你相似的人感兴趣的内容,来把内容推到你的面前。
这一点非常危险,因为首先你会掉进一个echo chamber,你只会听到自己音的回音。
其次,就算你一开始对阴谋论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当你不断重复看到同一个观点的时候,特别是这个观点来自于一个还小有影响力的博主的时候,你会相信你看到的一切。
3.学会用同理心和相信阴谋论的人沟通。
很多相信阴谋论的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恐惧和缺乏安全感。
如果你身边有人相信阴谋论,一味的争执和反驳是没有用的,只会让他们把立场越踩越扎实。当我们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们,用事实和逻辑温和地引导他们,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不同的声音。
04 写在最后
当一个人的声誉、一群人的安全,甚至一个民族的生存可以因为无端的揣测而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大。
特别是在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声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即使你没有发声,当你选择分享或者点赞一条消息的时候,你也是在投票,你投的是你想要看到的世界。
所以,当我们听到对于他人的恶意揣测时,停下来,想一想:
这个信息真的可靠吗?这有没有可能伤害到别人?传播信息的人,站在什么立场上?不要不加思考的传播。
有人说,改变世界很难,其实我们的语言就能改变世界。
把它变成祝福他人的鲜花,而不是伤害他人的刀锋。
你的世界会更美好,别人的也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莉彭”(ID:kai-li-peng),作者:凯莉彭,编辑:Anjana
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