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似乎集体遭遇了管理挑战。最近,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京东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的管理层纷纷指出:公司内部出现了“大公司病”。

在这些管理层的描述中,这种病症表现为组织僵化、沟通不畅、形式主义和团队凝聚力下降等。这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效率和绩效。这一诊断是否准确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辨析。

其一,“大公司病”的提法表明,这些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问题向内求解。

最近的财报信息显示,互联网公司面临共性问题:它们走过了业务高增长期,开始承担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的压力,公司必须在维持市场地位的同时,寻求新的增长点。

增长压力下,市场份额此消彼长,市场份额下降的公司无疑是众矢之的。问题是,在体市场放缓的态势下,竞争接近零和博弈,员工和团队的勤奋与回报之间不一定匹配,向内求解不一定会获得卓越绩效,取得目标市场份额。

其二,如果只盯着“大公司病”,或许回避了公司战略方向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中国互联网公司以擅长模式创新著称。从金融科技、新零售、产业互联网、信息流等概念的兴起,到从图文向视频内容的转向,中国互联网公司实施的都是商业模式引领的战略。

几年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提出过“AIlinAI”的战略,但在一轮AI(人工智能)泡沫破灭后,它们大都失去定力,并开始转向。当时很多人认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已经触及天花板。但是,当下风靡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就是具有大量参数的深度学习模型。因此,在ChatGPT发布之后,中国市场才又出现了“百模大战”。

其三,我们需要意识到“大公司病”的存在有客观性。在技术和市场迅疾变化的当下,“效率至上、市场至上”并不完全是“大公司病”的对症药方。

过去几年,对下沉市场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不同电商公司的走向。问题是,当下沉市场用户快速进入市场的时候,面临资本市场盈利增长要求的公司不太可能追求全面的低价策略。如果单纯从短期的投入产出来审视,就很容易错失这个新机遇。不过从公司视角看,却很容易将问题归结为团队忽视市场变化、缺乏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而这正是“大公司病”的一种。

实际上,管理非常好的大企业也可能因为未能适应颠性创新失败。面向未来,行业颠覆性变化的窗口仍在,即使企业在管理上做对了每一件事情,一些失败也难以避免。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互联网公司要避免只重视战术上的勤奋而忽视战略上的懒惰。

其四,对“大公司病”要有正确的解法。

如果说一家公司存在“大公司病”,这通常与组织流程、制度文化、管理风格有关,而类似午休时间、加班等则通常与员工福利与权利、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相关。当公司向“大公司病”宣战时,首先应该确认,员工的权利问题和组织管理问题不是一回事。

长时间工作不意味着高效率,它会损害员工身心健康且影响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个人发展,对于依赖创新驱动的公司来说,这是巨大的隐性损失。更何况,对员工超长工作时间的要求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影响公司的品牌和声誉。

其五,我们需要在更大的系统中观察集体性的所谓“大公司病”。

最近几年来,多家互联网巨头都出现了领军者交棒的行动。创始人的退出各有其背景和原因,但他们的决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府和社会对科技巨头的期待也在推动它们应时而变。比如说,当收入分配问题被广泛关注的时候,腾讯、阿里等公司先后表态,投入巨资助力共同富裕。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大公司的定位也在大幅度调整。比如7年前,阿里巴巴曾将自己称为“经济体”,逻辑上,它可覆盖的领域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其边界取决于管理效率和能力。但是在最新的财报中,阿里巴巴将自己描述为“消费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调了其在特定经济板块中的作用。

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业务的战略价值。当公司据此推动业务转型,很多业务会被从核心位置剥离,这时候公司所面对的问题远非“大公司病”所能囊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社论,题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