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被立案调查,苦知网久矣的学子们奔走相告。 

近年来,作为重要的学术文献查询机构,知网仿佛已成为“学术公敌”,屡屡被作者控诉侵犯知识产权、利用他人学术成果牟利、天价收费等。仅4月以来,知网就多次陷入舆论漩涡。

微博上,#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的话题,顷刻冲到紫红色的“爆”。

估计“知识”自己都很难相信,有朝一日,一条与知识有关的微博,竟然获得了明星离婚的待遇。

一条点赞10.1万的评论说,“垄断还哭穷?我们写论文查文献的时候,他们怎么没管我们哭穷”。

知网路在何方? 

01

作者们叫苦不迭,知网惹“众怒”

“中科院停用知网”事件后,网络中控诉知网的声音不绝于耳。 

其中,声势最大的莫过于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为代表的作者群体。 

2020年8月,赵德馨发现自己的100多篇文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录至中国知网,读者需要付费下载,但自己却从未收到过稿费,遂将知网告上法庭,胜诉后累计获赔70余万元。 

无独有偶,同样的事件也发生在了赵德馨的妻子周秀鸾教授身上。裁判文书网中展示的判决书显示,法院认定,知网在其经营的“手机知网”App上登载了由周秀鸾所著的《汉代的农业生产水平有多高——与宁可同志商榷》等10篇文章,并允许用户下载,使公众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作品,已经构成对原告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 

于是在一审判决中,法院判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至2400元不等。但知网却以“赔偿金额过高”、“学术期刊公司已就涉案作品的传播取得合法授权,不构成侵权”等为由,提起上诉。 

最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驳回了知网的请求,维持一审原判。据统计,二审判决知网累计须赔偿周秀鸾93580元。 

02

学术数据库市场竞争:尽量用市场手段进行解决

学术数据库从诞生到普及是数字科技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其无疑为高校、科研机构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在文献检索、阅读等方面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便利,也极大地节约了文献查阅的时间、人力等成本。这些好处应该承认、肯定。

就像2021年我们持续强调对数字平台加强监管,而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稳”字当头一样的道理,也是往回收缩一点,防止冒进。

由此,除了应当适用约束性规制手段来制裁市场主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高价,还应当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规制手段。也就是说,通过多种方式在学术数据库相关市场引入竞争、培育竞争、扶持竞争,来实现数字学术资源的知识共享。以竞争的手段、市场的手段,来推进知识共享,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稳步提升。

国内目前能够与知网相抗衡的力量太弱,市场竞争平衡的格局被打破,所以使得知网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具有了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

维普、万方之前也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可惜在这些年发展中并没有抓住发展机会,而知网得益于自身的精耕、深耕,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也就逐步拉大。

早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到: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

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我们已经建立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其学术资源免费使用。这个文献中心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内容提供上成长性很快,发展空间很大,后劲很足。据我掌握的数据,它具备了一定程度上替代知网平台的功能,这是可喜的。

一方面由国家直接出手建设学术数据库,另一方面市场也可以奋力追赶来形成一个竞争格局。要让竞争充分、自由、公平,市场上出的问题,尽量用市场手段进行解决,可能是我们优先要考虑的。

03

面临巨额索赔叠加反垄断,同方股份扛得住吗?

尽管知网的营收和净利润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长,但从财务数据来看,其母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 

2021年,同方知网在同方股份主要的六家子公司中,营收和总资产均排名第四,但归母净利润排在第三,毛利率更是高居第一,是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图片

整体上来看,同方股份主营业务归属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除了知网外,公司的产品还遍布安防安检、科工装备、城市节能智慧化、大数据应用、照明、水务等领域。2021年,民用核技术、数字信息和节能环保三大主营业务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23%、55%、22%。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同方股份实现营收284.56亿元,几乎与2015年的284.47亿元无异,而如果以十年为跨度来计算,公司从2011年至2020年的营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1%。 

利润方面,同方股份更是难言乐观。公司在2016年归母净利润曾一度飙升至超43亿元,为历史最高,但当年的扣非净利润竟亏损1.35亿元,且自此之后,同方股份的扣非净利润再未转正,至今年一季度合计亏损已超87亿元。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同方股份背后是北京清华大学。早年间,清华同方曾与北大方正、中科院的联想集团并称为学院派IT产业三大代表公司。其成立后,曾以教育和政企领域的电脑整机为切入口,很快成为了各大学校和政府办公室指定的电脑品牌,至2007年,清华同方一度跻身亚太区PC销量前六强。 

然而不久后,清华同方却开始了横向扩张的道路,且其跨界的领域,愈发令投资者难以捉摸。 

2013年,清华同方斥资14亿元收购了“营销鬼才”杜国楹创立的E人E本,这款产品曾请来冯小刚、葛优做代言,打出“中国商务平板电脑第一品牌”旗号,售价比iPad还贵,但其主打的“个性签名、亲笔信、签合同”等手写签名却被曝并不符合《电子签名法》。 

2016年,清华同方的新任总裁黄俞,上任后的第一笔投资就是将13.1亿投向了自己实控的华融泰。而至2018年底,华融泰的账面净值较原始投资额已缩水71%。 

诸如此类的操作还包括出资15亿元收购业绩连续巨亏的中国医疗网络、出资19亿元购买关联方重庆信托理财产品、耗资8.06亿元收购国都证券10.34%股权、出资20亿元投给上海莱士股东主导的海外投资主体天诚国际等。 

这些并购公司不仅几乎与同方股份主业毫无关联,还给公司财务造成了巨大压力。2021年,同方股份归母净亏损高达18.78亿元,公司解释称,原因系其合计持股18.17%的参股公司天诚国际转让其下属子公司天诚德国、天诚英国100%股权,导致公司相应形成较大投资损失,并对其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此外,公司还称,主动调整不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和资产,其中大数据及多媒体业务收缩、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竞争力减弱等也对公司利润指标造成影响。 

主业不振的同方股份,在官司缠身,被索要巨额赔偿费的同时,可能还将遭到反垄断调查。4月底,据长江日报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回复网上留言时表示:已关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网涉嫌垄断问题,正在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有行业人士向雷达财经表示,知网已成为学术基础设施,僵持下去,各方都是输家。知网应当寻找一条与作者、高校互惠共赢之路,助力中国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