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30亿,大窑汽水的启示录
年销售额30亿元,是什么概念?2021年农夫山泉旗下果汁饮料销售额26.14亿元;统一集团旗下的果汁业务2021年收益22.19亿元。
对于30亿元的年业绩,新周刊的记者从不同渠道求证,得到的反馈是“(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
从全国消费者的印象来看,大窑汽水大概是2020年才开始火的。
今年夏天,一个大玻璃瓶的汽水以高出镜率出现在大众视野,超市、酒店乃至村头小卖部都有它的身影。该品牌产品覆盖25个省/市的30多万家终端网点。悄然间,大窑汽水成了汽水界的“孤勇者”。
快速爆火然后年销30亿,大窑汽水凭什么?
从食品配料表看,大窑汽水配料包括水、白砂糖、桔子汁、食品添加剂和食用香精。北冰洋的产品配料表中,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果葡萄糖,成分占比排名第二,还特意强调“原果汁含量超过2.5%”。
以北京市场为例,大窑饮品主推大窑橙诺橙味汽水和大窑嘉宾果味汽水。520毫升装的大窑汽水售价仅为6元,与北冰洋240ml玻璃瓶装的价格一致。渠道上,大窑主要布局面馆、麻辣烫等餐饮店,尚未进入大型商超渠道。
就小型餐饮渠道来说,饮品售价上往往会加价销售,这会“劝退”一部分讲求性价比的消费者。但即便是这样,只要饮品品牌方给各渠道的利润空间足够大,渠道商也很愿意推广该品牌。
据了解,大窑汽水的当地总经销拿货价是17.5元/箱(12瓶),经销商给二批商的价格提升至21.5元/箱,终端发货开票价为30元/箱,并且满5件赠1件,折合计算25元/箱。大窑的主流产品为玻璃瓶,因此会规定“返瓶一件赠酸奶,或者9个空瓶免费兑换一瓶”的返瓶奖励。
按此计算,目前,一瓶大窑汽水终端售价在5-6元,终端商的毛利可达3-4元/瓶。
大窑汽水给经销商的出厂价,仅为零售价的35%左右。这是整个饮料行业都难得的让利,对比其他食品饮料品牌,达利那里是50%左右,加多宝那里大于55%,旺旺和蒙牛蒂兰圣雪超过60%。
这种让利大大提升了经销商的积极性。有经销商表示,其负责一个县的餐饮渠道,每天出货量500-600箱,而在代理群里,有些代理商每天能出货几千上万箱。
据媒体报道,在北方部分以火锅和烧烤为主营业务的餐饮门店中,大窑饮品可占饮品销售收入的25%左右。
低价战略正在换取规模增长。
与吴京的合作,大窑饮品力在强化自己“国民汽水”的地位。据悉,其官宣代言当天,相关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高达1.7亿,讨论量达4万。
如今的大窑饮品摇身一变,已经从地方性的小饮料厂成为人尽皆知的国民品牌。打破橘子味汽水的固有印象,大窑饮品更是开始发力果蔬汁饮品、零糖系列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其公司公开信息,目前大窑饮品已经销至全国几十万家终端餐饮店。
在大窑饮品的官网上这样介绍道: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民汽水引领品牌。在国内外众多品牌的激烈比拼下,横空出世的大窑能走多远?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窑汽水的成绩还算理想。“虽然30亿元的营收尚未得到官方认可,但是也应该相差不大。”谢宗博表示。据供应商估算,保守来看,大窑汽水的年销售额也在20亿以上。
如果真实数据确实与此相差不大,那说明大窑汽水早已将企图上市的冰峰,以及翻红的北冰洋等品牌远远甩在身后。
这其实是一种思维陷阱。在行业成熟的供应链和成本结构下,鲜有人能够跳出鲜有的玩法,去思考一些新的东西。
这个时候,大窑汽水率先推出了520ml、550ml的大容量玻璃瓶,就能够直接在产品触点上为用户带来差异化。大汽水,大瓶,这个包装本身就是视觉锤。
实际上,大家很容易看出来,大窑汽水的玻璃瓶和啤酒瓶差不多。这也代表着,这个调整在业内的包材模具制作等方面,并不会带来多的供应链难度。
在汽水品类里,3元是一个战略型的价格,更是可口可乐的价格封杀。在雪糕和榨菜都持续涨价的今天,居于碳酸饮料霸主地位的可口可乐依然坚持3元价格带不动摇。高于3元价格带,消费者难以买单;低于3元价格带,跟进品牌的利润微薄又难以继续投入资金进行市场推广。
当冰峰为冲击IPO把十多年的2元涨价到3元时,被多少西安网友痛批;北冰洋330ML售价超过5元时,又失去了多少民心。
在36氪发布的《2022年年轻人反肥宅汽水》报告中不难找到类似的消费心理,对年轻人而言汽水的性价比甚至比健康和品牌更重要,谁也不想当价格的冤大头。
此外,550ml大瓶装的大窑汽水,定价却与其他240ml的国民饮品差不多。比如京东上,大窑汽水玻璃瓶装520ml*12瓶售价64.90元,而北冰洋玻璃瓶装248ml*12瓶价格就达66.90元。
这样一来,大窑汽水用大瓶装的性价比巧妙规避了价格陷阱,在众多“复活”的国民品牌中脱颖而出。
国产汽水,机遇中,慢慢学会“走路”。以大窑为代表的国产汽水品牌“翻红”路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