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国的土壤中涌现出马斯克、奥特曼、黄仁勋这样的企业家?如何在中国打造像华为这样的硬科技企业?即便是顶尖商学院,也没有真正研究出来的这些问题,却是中科创星·硬科技冠军企业创业营一直试图去解答的。

3月29日,来自全国硬科技赛道的70余名创业者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启了中科创星·硬科技冠军企业创业营今年的“硬科技创业第一课”。

据了解,这是硬科技冠军营创办以来的第9期。9年以来,硬科技冠军营累计服务500位硬科技创业者,并已积累超480家硬科技企业服务真实案例。其中中科海钠、中储国能、智谱AI、御微半导体、瑶芯微、中科微精、微光医疗等硬科技企业已成为独角兽或隐形冠军。

本次创业营主题为“聚星成链,科创未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开营寄语中讲述了创业营的缘起和由来,并在随后的演讲中,强调了它的意义所在:找到那些同频共振的力量,建立一个硬科技创业的生态。在他看来,激光之所以强大,恰在于其能通过谐振腔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第一性原理——同频共振。

硬科技创业的关键一跃

通常所说的硬科技,其实不仅硬在技术本身,更硬在投入大、周期长、难度高、风险大。这里边,一方面是大量创新型技术应用场景及市场不明确,一方面是科研工作者缺乏成熟商业及管理经验。诸多原因叠加,使得很多初创公司难以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在10余年的硬科技投资中,中科创星发现,跨越“死亡之谷”不仅需要外部资本的支持,也需要硬科技企业和创业者从内部转变思维,克服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脱节。

而从科研思维向企业家思维转变的本质,其实是从“不计成本地追求单点极致和技术领先”向“挖掘商业敏感性和技术洞察力,实现利益平衡和客户产品价值综合领先”过渡和转变。

某种意义上,帮助创业者实现这种转变,是中科创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举办硬科技冠军营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在课程设计上,硬科技冠军营基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底层规律——知识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这三大系统出发设计课程,分为硬科技与企业家精神、战略与目标、产品与营销、融资与财务、组织与人才管理、创业修行路6大课程模块,并聚焦硬科技创业中22项核心要素。课程期间,中科创星合伙人将全程跟班,并邀请灯塔或新锐科技企业创始人担任导师,并专家入组提供咨询服务。

除好课程外,硬科技冠军营还有好同学和好链接。

其中,好同学方面,硬科技冠军营会在入营报名时遴选优质企业。据了解,去年底招生启动后,冠军营报名学员超400余人,通过历时三个月的严格资料审核和面试,筛选出全国70多位具有硬科技冠军企业潜质的优质企业学员,且学员均为企业的董事长、CEO、创始人。

好链接方面,是硬科技冠军营还会为学员提供高端人才、投资机构以及产业方的对接。本次开营课程中,中科创星带领学员与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当地产业公司进行产业对接,而八期冠军营则走访了京东方、金风科技、视源股份、中际旭创等企业。

“最牛风投城市”里的第一课

“中科创星·硬科技冠军企业创业营”开营论坛也是中科创星与科大硅谷深度合作的产物。

近年来,科大硅谷一直围绕成果转化、人才政策、项目引进、投融资模式等七个方面,在硬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非常多的积累。

开营仪式上,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处的高峥嵘,介绍了合肥市这些年的巨变: 是26个万亿城市里面GDP增幅最快、最高的城市。2023年,它的新增常住人口21.9万人,在全国城市中是第一位。目前,它的常住人口总人口达到985.1万人,在2022年甚至超过南京。

2023年8月后,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也完成了一次调整。8月之前,主要是16个重点产业链,典型代表被誉为““芯屏汽合”“集终生智”,2023年,考虑到融合集群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合肥在原有十六条产业链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最新的“6+5+X”产业体系。

其中 6是指六大主导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光伏及新型储能、生物医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五大先导产业包括量子、空天技术、聚变新能、下一代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X是未来有爆发力的新兴产业。

选择在合肥开营,某种意义上也是彼此在生态上的延展。

在米磊看来,单棵的红杉树,因为是浅根的,当暴风雨来时是扛不住的,但当底下根都连在一起,再大的暴风雨就都不怕了。他觉得,这是红杉树的底层逻辑,也是硬科技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建立好的网络和生态,就能够抵御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