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021,哔哩哔哩(简称B站,下同)交出一份“喜忧参半”的财报。3月3日晚,B站公布了2021年全年以及第四季度未经审计的的财务报告。2021财年B站总营收达1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2%;Q4 营收57.8亿元,同比增长 51%;Q4 月活用户同比增长 35%,达2.72亿。不过,2021财年净亏损68亿元,同比扩大119%;其中,Q4 净亏损 20.958 亿元,同比扩大148%。一句话概括:虽然B站 Q4 营收及用户数据稳健增长,但其亏损幅度仍在扩大,市场对其估值逻辑和悲观情绪也进一步加深——受此影响,B站美股周四收盘时股价下跌7.89%,报27.78美元,续创年内新低。
乌克兰战事爆发之后,国内网络平台也是硝烟四起。随便点开一个社交网站,打开一个微信群,可能看到各种辩论和撕扯。B站更是撕扯最严重的平台之一。很多网友通过视频和弹幕跟帖的方式,表达对俄罗斯和其领导人的支持。这种声浪甚至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而当国外众多互联网企业列队封杀俄罗斯机构账号之后,B站也曾闹出令人莫名其妙的插曲。先是有网友发现,“RT 今日俄罗斯”的B站账号头像、昵称一度被清理,抗议者甚至都跑到微博平台去发声抗议,于是不久后账号又恢复正常。如果说在和平年代,不同议题的不同观点,还可视为表达的自由,那在战争造成的特殊窗口期,言论生态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就要复杂得多。当西方市场正在步调一致对抗俄罗斯的时候,如果一个中国社交网站充满挺俄的声音,其所可能受到的评价,就是可以想象的。
当然,谁也不敢说,B站美股的暴跌,和目前平台的生态、西方媒体的报道有没有关系。毕竟,大跌的中概股远不止B站一家。
这可能也是另一层无奈的现实。在战争造成的分裂面前,在只能二选一的时刻,一家中国企业的用户具体说什么已经不重要,沉默都可能成为一种站队。
如果乌克兰的战事和对抗的国际形势得不到缓解,那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的集体命运,就充满更多的未知。
这种“历史的进程”,已经远非企业自身的努力可以控制了。
“如果说公司过去对用户增长和收入增长的精力是七三开,在今年的工作规划里,会调整分配比例为五五开,” 在财报会议上,B站管理层表示。这意味着,B站会越来越重视“赚钱”。实现起来,不外乎“开源节流”。在营收上,B站靠移动游戏、直播与增值服务、广告、电商及其他四个板块,Q4增速两降两升。直播与增值服务营收占比最大,达32.8%,广告业务位居第二,占比27.5%,游戏业务对总营收贡献占比持续下降,首次退居第三,占比22.4%。
深燃游戏方面,2021年全年收入为51亿,同比增长6%。尽管B站在Q3推出新游戏《坎公骑冠剑》《机动战姬》《刀剑神域》,但表现不及预期,Q4靠联运热门游戏《原神》《英雄联盟手游》等,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15%,是2021年单季度最大增幅。但毕竟不是自研和独代,回暖靠的也不完全是自己。B站游戏面前仍有三座大山,自研能力、市场竞争、监管环境。腾讯与字节跳动两大厂在游戏行业疯狂“圈地”,B站想通过吸纳人才提升自研能力的路,并不明朗;游戏市场,需持续投入,爆款可遇不可求;监管收紧,行业还在苦等游戏版号。目前来看,B站也将视线转向了海外。其次是直播与增值服务方面。其Q2、Q3保持同比95%以上的增长,让外界对这一业务寄予期待。但到了Q4,同比增速下降到52%,大幅减缓的同时,环比也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想象空间打折扣。贡献增值服务收入的会员方面,2021年Q4会员数为7220万,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仅0.1%,付费率为9%,与过往差别不大,但另有三大指标下滑明显。每月付费用户同比增速,从前三季度50%以上的增速下滑到37%;付费用户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创下新低,由上一季度的46元下滑到43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由上一季度的88分钟下滑到82分钟。
用户粘性和变现效率,都不算理想。目前B站给出的办法还是扩大用户基本盘,拓展大屏及海外用户。这是视频平台都在抢占的市场,参考较早布局的爱奇艺,这对变现效率的帮助,或许也极为有限。
有了增收和节流的计划,具体能不能实现,还要看执行。这也是为什么在财报里,陈睿罕见的提到,将聚焦执行力的提升,并提高各条业务线的运营效率。这恰恰是B站破圈后饱受外界争议的地方。根据多位B站员工及前员工的反馈,B站在组织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司扩张后,缺乏协作跨部门、多部门运转的组织或人员,二是缺乏完善的员工激励制度。促进大厂高效运转的枢纽,部分大厂采用的方式是搭建中台,即抽取业务系统中的公共部分提供服务,这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法,但在解决庞大组织运转上,各大小厂都有自己的策略。前B站管理人员张苗苗表示,让她惊讶的是,已经近万人规模的B站,类似的部门几乎不存在。“当我察觉业务发展到新阶段,需要推进某个功能时,该协调其他部门的哪些人来做支持?谁来发起?怎么推进?谁来掌控全局?都没有明确规定”,她此前所待过的大小厂,有的设置中台,有的设置PM部门,“但在B站,就是靠你临时抓一些人”。在公司较小时,这样也能解决问题,但公司大了,“这就非常低效”,张苗苗表示,对于这种额外来的项目需求,有的同事手里本来有活,不一定能特别配合,“直接导致新业务很难拓展”。
B站前员工王露露也提到这一问题。为了推进项目,她得自己找人,甚至请同事吃饭、给对接同事买饮料。“对内沟通的成本远远大于对沟通”,她表示。她的一个业务单子,因为推进太慢,拖了大半年,直接黄了。
在员工激励制度与福利方面,普通员工薪资在互联网行业不高,但对于人才,B站也是慷慨的。不止一位与B站长期合作过的猎头告表示,在产品与技术等岗位,B站开的薪资不低。
B站员工张书剑就是被高薪挖来的,“毕竟给的钱是真的多”,但他话锋一转,“后面的福利不用想了”。一位前员工举例,之前在B站上夜班会补贴50元,“这可是在上海,2016年的时候北京一些公司的夜补就有100元以上了。”作为管理层,李飞飞觉得她缺少“管理工具”,大到获得升职、加薪、股票的机会,小到组织部门团建,她的权限有限,难以激励员工。她所在的部门,一年大概只有10%的人能升职或加薪,她认为,“需要覆盖到足够比例的人,才能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对比薪酬制度更成熟的大厂,一位在多家大厂工作过的互联网人介绍,阿里巴巴是“361”制度,即每10人里有3位3.75绩效,6位3.5绩效,1位3.25绩效。获3.75、3.5绩效都能涨薪,同时,获得3.75的员工可以主动提晋升。在字节跳动,获得高绩效m+(即相当于阿里巴巴的3.75级绩效),就能涨薪,此外还有房补、免费三餐等福利。张书剑记得在2020年年底,一次公司的高管大会上,陈睿自己也感叹过,“B站现在除了靠股票留人,没有其他方式”。
李飞飞也有相似感受。她提到,不少人是冲着B站的发展前景来的,本来薪资在行业里就不算高,有的岗位难获得调薪和晋升机会,让金字塔顶层以外的普通员工,“捞不着什么盼头,真正能获得股票激励的,也只是极少数,靠这个留不住大团队的”。
这暴露的问题是,凭借现在的势头和影响力,B站可以挖来人才,但怎么留住人才,并让他们融入中,顺利协同运转,B站做的还不够。
盘活公司的组织能力,HR扮演重要角色。张书剑介绍,B站的HR在招人时,更像是对接人,而针对业务的HRBP,仍然也只像是招聘的角色,“大厂的HRBP也不会过多介入业务,但是完全没存在感的,也仅在B站见过”,他表示。
据李飞飞介绍,此前的HR副总裁,来到B站前在咨询公司任职多年,2022年年初,B站更换的新HR副总裁,有字节跳动背景。这意味着B站开始做出改变。
B站画下的大饼,能不能实现,这是极重要的一环。
尽管B站仍存在种种问题,在李飞飞看来,B站仍具备独有的优势,用户质量高,开发价值大,“愿意用亏损换增长,很多公司拿钱,也换不了增长了”,他说。